国际奥数大赛中国队“一败涂地”, 我们该反思什么?| 头条
2月25日,第11届罗马尼亚数学大师赛(简称RMM) 闭幕。
成绩揭晓,以色列选手成绩名列第一并获得金牌,美国代表队获得了三块金牌,俄罗斯代表队获得了两块金牌,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以及波兰代表队各获得一块金牌。
而中国队无一人获得金牌,最好成绩是获得银牌的第15名,总成绩排名第6。
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中国在奥数项目竞争上的又一次惨败。话虽然说得夸张,但这种忧虑却是有充分理由的。
在分量极重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比赛中,过去拿冠军拿到手软的中国队,已经有连续4年没有拿到冠军了。
对于这件事的讨论,意义或许并不仅在于此次比赛。
以往学奥数有很强功利性,这种功利性应该被挤掉,但调整并不意味着,从“全民奥数”那个极端,走向全民把奥数当“洪水猛兽”这个极端。
昔日的奥数比赛“霸主”
中国曾是奥数比赛当之无愧的“霸主”。特别是在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队成绩大放异彩,更被称为“梦之队”。
如果以最享有盛名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为例,应该是有说服力的。
从1978年以来,赢得数学奥林匹克金奖的学生,占了菲尔兹奖的得奖人的1/3——菲尔兹奖被视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从2000年到2010年,中国队在该项竞赛中的成绩绝对亮瞎眼。
在这11次比赛中,中国队9次拿到冠军,只有两次屈居第二。参赛66人次,成绩是61金5银。换句话说,即便是中国队里最弱的选手,也有3/4的概率拿金牌。
有数学爱好者通过对中俄美三国选手得分情况的计算,得出这样的结论:
“中国队超出(标准分)的成绩平均值不但远高于俄罗斯和美国,标准差也小。以正态分布模型来计算,中国输给俄罗斯的概率也就是百分之六、七,输给美国的概率不超过3%,至于其它国家?那都是小概率事件。”
反观美国。
2015年,美国队赢得第56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冠军,这次是美国自1994年夺得冠军后,时隔21年再度夺冠。
整整20来年没有拿过冠军的美国很激动。
白宫在赛后专门发布推特庆祝这次的“大胜仗”,《华盛顿邮报》说,这是“一次惊人的逆袭,一次历史性的回归”。
报道甚至追忆起1980年那次美国队扳倒苏联队的难忘胜利,而这次美国队终于战胜了“中国大脑”。
很多人以为美国人当时只是偶然夺冠,中国队一时失误。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中国都无缘冠军,而美国夺冠三次。
中国尖子选手苦,但美国人更苦
“美国欢迎这些姓林姓黄姓辛格的移民,他们致力学习和研究最艰巨的学科例如数学、解答物理学最难的问题以及编写最困难的电脑代码……美国才有苹果电脑、谷歌和千千万万的小微科技公司,他们一起为美国创造了全世界最具动力的经济。”
《华盛顿邮报》在去年8月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
那时,美国4年来第三次赢得国际奥林匹克数学奖冠军,而这个夺冠团队几乎全部是华裔。
这篇文章还反问,如果中国和俄罗斯以及其他国家倾尽一切资源去跟美国竞逐这个比赛,也打不垮美国,他们又怎能在创意竞争上打垮资金充裕的美国公司?
个中逻辑显而易见——那些在数学等理工科崭露头角的新生力量,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后备军。
这并不难理解,因为中国就是最好的例子。近年来中国在科技领域的突飞猛进,很大程度上因为中国出现了一批数量惊人的工程师。
对人才和科技极为重视的美国深感中国“威胁”,奥巴马就曾警告:别以为美国的科技优势多厉害,去看看印度和中国的奥数成绩吧,他们未来培养的人说不定就会赶上美国。
美国近年于是也开始效仿中国层层选拔,集中训练的奥数比赛选拔机制。
与中国相比,美国在选拔阶段的试题难度并不大,但进入国家集训队后,美国选手的训练时间更长,强度更大。
有人说,中国的尖子选手苦,但是美国人更苦,因为不苦不行。
奥数学习态度的分裂
“关灯,快关灯!别出声,别让人发现……”
这一幕不是发生在某次扫黄打非现场,而是在北京海淀的一个奥数补习班上。
该区区领导带队“突袭”检查校外教育机构集中的某处写字楼,“偷摸”学奥数的孩子们屏息凝神,而等候的家长更是急得团团转。
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已不止一次,那些校外的奥数学习班,也在检查中一次次地转移地点。
这种局面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对前些年“疯狂奥数”的反弹。
尽管国家教委早在1994年就首次要求停办课外奥数班,此后二十多年,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不断下达禁奥令,但效果并不明显,奥数学习一时间成为全民运动,更成为升学的必备敲门砖。
时至今日,公众对奥数学习的态度依然高度分裂。
支持者的观点:
1、这是理工科最尖端科学人才的重要培养途径,中国正处于崛起的关键阶段,科技崛起是重中之重,而科技根本在于人。
2、打着“快乐学习”的幌子,扼杀的是整个民族工业创新能力。其中一个例子是,二战后日本出现了一批理工科精英,它的科技腾飞了,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宽松教育”盛行,如今年轻人进取心不再,日本的科技竞争能力正在日渐衰落。
3、有一些潜能,从小开发很重要,比如围棋的世界冠军都是年轻人,奥数也一样,等成年了再培养没有意义。再比如,爱因斯坦写出《相对论》是23岁,牛顿22岁发明微积分,高斯18岁发明了正十七边形尺规作图法,如果说文科知识需要阅历去消化,那么理工科则更需要发掘少年天才。
反对者的观点:
1、中国的奥数能力依然很强大,只要能拿到前三,就依然是奥数强国,我们就不需要再给选手加压了。
2、中国过去在奥林匹克竞赛上有很优秀的表现,但那是强化训练的结果,这和国外学生自由选择、依照自己兴趣去学习获得的优秀表现,有本质性的不同。虽然我们过去获奖很多,但是学生的兴趣和整体的素养并没有提高。
3、奥数本身没有过错,过错在于功利的人生哲学。拿金牌也好,升学也罢,“全民奥数”最可怕的结果,就是从小灌输给孩子的不是兴趣,而是功利性逻辑。
实际上,这两种观点在根本上并不矛盾,任何一个社会都既需要精英,也需要平凡人。
“一刀切”或是罪魁祸首
近年在国际奥数比赛中成绩不俗的韩国,设立了专门的科学英才高中,专门培养在理工科有天赋的学生,而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非科学英才高中的其他广大学生,有59%甚至根本都不学数学。
在美国,如果高中生在某一科目上有优于常人的表现——比如在高一就把高三的数学都学完了,那么他可以申请提前预修大学数学课程,而高中的其他课程则可以选择放弃。
中国近年来在综合素质教育上进步神速。坊间有个段子说,中国的农民工都会看工程图,他们放在西方都是工程师。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基础教育的标准之高,只要初中毕业,都学过几何和三角。
但这种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全能型培养理念逐渐出现弊端,社会在教育问题上也陷入两难。一方面社会普遍希望孩子的天性得以充分开发,通过兴趣选择人生,另一方面,中国正处于崛起关键时期,对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强烈。
罪魁祸首是“一刀切”式的管理方式,如今,为了避免热过头的奥数学习,义务教育阶段的传统奥数竞赛在全国范围内几乎统统叫停的命运。
要改变它,却是知易行难。
中国目前缺乏多元的评估体系,即便是竞赛也难以分辨哪些孩子是真的爱奥数,哪些孩子是真的有天赋,管理者如何才能在宏观管理层面避免“一刀切”?
而在政策的来回摇摆间,数学的重要性被再一次推向边缘。然而众所周知,数学是自然科学之母,数学的发展与培养不仅在学科内部影响巨大,任何一项科技的运用和实践都与数学有关。
国家建设初期,大学和社会中需要的是能马上转化并应用的成果。到了当下这个阶段,当所有可以转化的资源慢慢转化殆尽的时候,薄弱的基础科学就可能成为创新的瓶颈。
中国要发展,必须培养一批甘坐基础科学冷板凳的人,而奥数应当成为培养孩子对基础科学兴趣的阵地。
以往学奥数有很强功利性,这种功利性应该被挤掉,但调整并不意味着,从“全民奥数”那个极端,走向全民把奥数当“洪水猛兽”这个极端。
▼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
2594889720@qq.com
你可能会感兴趣
第一名是女孩,班长是女孩,学委是女孩......那男孩教育怎么办?
来源丨公众号“补壹刀”(ID: buyidao2016)
责编 | 李丹
你的精品教育生活
2019星教师小学课程周主题峰会 · 4月山城启幕
聚焦 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实践创新课程 最新实践样本
点击下图 ▼ 获取全流程
▼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课程资讯